国防动员文化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国防动员文化 > 文苑天地
光辉的历程 人生的财富 ——读《梁家河》有感
发布时间:2023-10-25   点击量:2315    作者:许婕   分享到:

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篇文章里深情回忆道:“作为一个人民公仆,陕北高原是我的根,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:要为人民做实事!无论我走到哪里,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。”第一次看到这句话,土生土长于陕北又热爱着这片土地的我,深深的被触动到。

舞象之年,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富有活力朝气的黄金年龄段,是青年树立理想、定下志向的重要时期。在一番查询了解后才知道,1969年1月,正是在如此青春焕发之年,青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迈出了他人生重要的一步,他远离了繁华的大都市北京决定来到陕北这个偏僻的小山村——梁家河村。在这里,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了他的七年知青岁月。

带着好奇与内心深刻的感触,我在单位会议室找到了《梁家河》这本书并进行了阅读学习。《梁家河》共分为四个部分:树高千尺忘不了根、窑洞里长满了故事、一声声喊我小名和我们走在阳光路上。通过阅读学习,我有以下体会:

要不忘初心,坚定信念。理想指引人生方向,信念决定事业成败。前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,青年习近平是“年龄最小、去的地方最苦、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。”在初到梁家河,习近平主席也和其他人一样,有过孤独、迷茫甚至逃避与不坚定。但他在听了姨父姨母的话后,不断矫正着自己的想法,对自己的以往行为做出了反思,化被动为主动,决心扎根农村,为农村人民办实事。

他说:“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,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。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,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,它教了我做什么。”而这一信念就是他在陕北以至今天所一直所坚持的:“要为人民做实事。”

作为新时代青年人,要想不忘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,必须不断努力,持续学习,始终坚守原则底线,始终红心向党,将青春奉献在党的光辉下。

要不惧艰苦,砥砺前行。王勃曾在《滕王阁序》中写道,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恶劣的陕北乡村,始终胸怀青云之志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主席在陕北所遇到的五大难关,分别是跳蚤关、饮食关、生活关、劳动关和思想关。他们从一开始的不适应,不习惯甚至震惊到逐渐适应,产生免疫并苦中作乐,成为地地道道的“陕北娃”。

习近平主席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坚持读书求知、在沉重的思想压力下磨炼精神意志,用七年知青岁月打牢实干的根基,不惧艰苦,始终以人民为中心,始终为人民的利益与幸福砥砺前行。

我们应当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,勇于面对挫折挑战,敢于突破自我,从难从严从实践出发,提高自身本领,做一个“能吃苦、干实事、好读书的好后生”。